- 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6:15 点击次数:61 六根清净居士2024-12-18 18:50江西
图片
在道家经典《道德经》中,"天地人"三才之说是重要的哲学思想。
老子曾说:"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"
这其中蕴含着深邃的智慧。
相传在太上老君九十九岁时,曾对前来求教的修道者阐释了人为何立于天地之间的奥秘。
一个初春的清晨,青城山上云雾缭绕。一群求道者来到山顶的道观,拜见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君。
老君正在观内的庭院里看着刚发芽的草木,面带微笑。几位求道者见他鹤发童颜,仙风道骨,立即上前叩拜。
"老君,我等一直不解,道家讲'天地人'三才,为何偏偏将人置于天地之间?"一位白发苍苍的道者问道。
老君望着院中新发的嫩芽,缓缓说道:"你们可知这小草为何能破土而出?"
众人面面相觑,不知其意。
"春日一到,万物复苏。这小草顺应天时,吸收地气,方能发芽。人立于天地之间,也是这个道理。"老君说着,走到院中的一棵老梅树前。
"你们再看这梅树,数百年来经历无数风霜,为何还能年年开花?"
一位年轻道者答道:"这梅树根深叶茂,自然经得住风霜。"
老君摇头:"不对。这梅树之所以能活这么久,是因为它懂得天地之道。根扎地气,枝接天气,不偏不倚,不增不减。"
众人听得入神,又问:"那人立于天地之间,又该如何修持?"
老君拿起一片落叶,说道:"我年轻时游历天下,也曾为这个问题困惑。直到有一次在昆仑山遇到一位真人,他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。"
"真人说了什么?"众人急切地问道。
老君微微一笑:"那真人指着昆仑山的雪说,你看这雪为何能终年不化?我答不上来。他又说,你若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人为何立于天地之间了。"
老君看着远处的云山,继续道:"那真人告诉我,昆仑山之雪所以终年不化,是因为它得天地之正气。天有四时,地有四方,人有四维。人若能如昆仑山一般,上接天气,下纳地气,中守正气,自然能长生久视。"
"人立于天地之间,实则是一个'中'字。天有阳气,地有阴气,人在中间调和阴阳,这就是长生之道。"
一位道者问道:"如何调和阴阳?"
老君说:"你看那天上的云,时聚时散;地上的水,时流时止。人处在天地之间,也要学会聚散有度,流止有时。贪心者聚而不散,执着者止而不流,都是违背天地之道。"
"天地之间有太和之气,这气游行天地之间,生育万物。人若能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该如何修持了。"
老君抬头看着天空:"天之道,在于常运不息;地之道,在于厚德载物;人之道,在于清净无为。人得天地之气而生,也当法天法地而行。"
"天有日月,昼夜交替;地有四季,寒暑更迭。人也当如此,动静有度,张弛有时。很多人求长生,却不知长生之道就在日常生活中。"
一位年长的道者问:"请问老君,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?"
老君指着院中的草木:"你们看这些花草树木,从不刻意追求什么,却能自然生长。人也应该如此,顺其自然,不强求,不妄为。"
"天之道贵清,故能长明;地之道贵静,故能长存;人之道贵中,故能长生。这就是三才之道的奥秘。"
老君继续说:"人们常说'天人合一',其实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。天有其道,地有其理,人有其则。人若能体会天地之道,就能明白生命的真谛。"
"天地之大德曰生,人立于天地之间,也当以生为本。但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,整天为名利所困,为物欲所缚,反而迷失了本性。"
听到这里,有位道者问:"那应该如何保持本性?"
老君答道:"天地无心而万物生,日月无意而四时行。人也当如此,清净无为,顺应自然。保持赤子之心,守住天真之性,这就是修道的根本。"
"天地之道,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。人立于天地之间,也当明白这个道理。不要总想着追求外在的东西,而要向内看,找到自己的本性。"
众人听完,如醍醐灌顶。原来人立于天地之间,不是偶然,而是自有其道理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也就明白了长生的奥秘。
这番话流传后世,成为道家修持的重要指南。它告诉人们,长生之道不在远处,就在天地之间。只要能够理解三才之道,顺应自然规律,守住本性,就能获得真正的智慧。
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天地人三才之道,看似深奥,实则自然。就如同天地运行的规律,古老而常新,简单而深刻。人生活在天地之间,只要能够领悟这个道理,就能获得生命的真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